2008-08-14
perfect blue – 入睡前,梦境与现实之间
看完,唏嘘不已,造梦大师今敏,总是可以如此轻易的摆布观众于梦境幻想还有现实之间。
入睡前的那一刻,也在梦境与现实的边缘。
总是羡慕下铺入睡的速度:躺下,盖上被子,闭上眼睛,三个步骤完毕,五分钟后,鼾声响起。而我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。从闭上眼睛,到真正入睡,这段时光,对于我来说,总是艰难而神秘的。
从来不知道“什么都不想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,只要醒着,脑海中就会充斥着各种画面,各种声音。在入睡前和失眠时的半无意识中,对于这种状态的感受更为强烈。脑海中的事物逐渐由现实中符合逻辑的具象的向离奇的、抽象的转变。想要平静,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。就像身处一艘四处漏水的潜艇,堵上一个漏洞,水又从另一个洞倾泻进来,百般努力,却始终是徒劳。
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半梦半醒中脑海中的映像,况且归类为“梦”。按照佛洛伊德的理论,梦是现实生活在潜意识中的投射。梦来源于生活,却又被一双看不见的手剪辑地支离破碎。梦,是介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。半梦半醒之中,如同游离于虚幻与现实的边界。
多梦的人,很容易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。
未麻在噩梦中醒来,忽然无法分辨起记忆中的场景究竟是发生在昨天还是发生在梦中。仔细回忆,各个细节似乎都真实地存在过,却又似乎在某个梦境中出现过。无法分辨一件事情是否真实,那种踌躇感会逐渐蔓延,以至于开始怀疑,自己拥有的其余记忆是否真实?或,哪些记忆是真实的,哪些又是梦中的虚幻?“我”究竟是不是我?“我”现在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之中?当未麻看着镜中自己模糊的倒影时,她心里在想什么?
这种感觉我也曾经体会过。好在那一段记忆仅仅是放学回家的一段路程,谈不上恐惧,只是迷茫。是否发生,是否真实,也无关紧要。但是今敏捕捉到了这一点,并且将其放大,影像化为一种人人都可以体会的恐怖。真正的恐怖是什么?我从来不认为美式恐怖片中到处飞溅的鲜血和人肉有什么恐怖的,仅仅是恶心而已。真正的恐怖是心理上的,对于未知的恐惧,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,对于自己无法掌握的事物的恐惧。
能否从这种恐惧中走出来,因人而定。有些人的神经足够强健,或许可以说足够简单,比如我的下铺,从来就不考虑这些事情,倒头就睡,做梦也就梦见吃包子之类的事情,第二天醒来什么事没有。如果没有强健的神经,又陷入了未麻一般的困境,那,怎么解决,就得靠意志,靠时运了。未麻是幸运的,虽然受了点伤,最终解开了谜局,回到了现实之中,而可怜的留美,却只能永远地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,无法自拔。
回头看看今敏的作品,有两部是关于梦与现实交替的,一就是《未麻之部屋》这部成名之作,二是《Paprika》(盗梦侦探)。相比未麻中只是故事的一环,Paprika中将梦与现实的关系作为了整个电影的主题,甚至真的让梦与现实在现实世界中交织在了一起,而不是停留在心理状态的描写中。以此,可以构造更宏大,离奇的场面。但我觉得这也是其失败的地方——太过于离谱。
写到这里,忽然想起了陈染笔下的黛二小姐。
现实生活中哪有未麻这般残酷离奇的经历。大多数人最多就是和黛二一样,偶尔失眠,想得有点多、有一点神经衰弱。能和今敏的电影共鸣度最高的,也是这一类人。
因为,经历过,所以更懂。